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两会之声 | 青岛市政协委员吴绍勇:在新时代、新背景之下,加强海外传播

发布时间:2025-03-28 13:31分类: 浏览:10评论:0


导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际舆论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主导形象塑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关键作用,从经济实力的稳步提...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际舆论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主导形象塑造。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关键作用,从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到科技创新的卓越成就,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到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推陈出新,诸多亮点吸引着世界目光。

“新年伊始,TikTok、小红书给美国和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万嘉集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绍勇表示。

“但当下海外传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传播渠道相对受限、传播内容精准度不足、传播形式与国际受众喜好适配度不够等,难以全面、深入且有效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亟需优化提升。”

在吴绍勇看来,近年来,中国积极传播在减贫、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派遣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等行动通过海外媒体报道、国际社交平台分享,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的担当。

“相反,若忽视海外传播,他国可能因信息缺失或误读而对本国产生误解,如部分西方国家曾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存在偏见,根源在于缺乏深入了解。因此,主动出击,强化海外传播,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的关键。”

吴绍勇有着多年的海外商务活动经历,因此,在今年的青岛“两会”上,对于加强海外传播,他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据了解,尽管已有部分官方主流媒体拓展海外业务,但在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的布局与深耕欠缺火候,未能充分利用其互动性强、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部分国际热门社交平台上中国官方或民间声音的影响力有待扩大。”他说,以TikTok、小红书为例,政府各级宣传部门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媒体渠道,利用融媒体力量打造宣传中国人文特色的IP。

“有时过于侧重宏观叙事,对于微观个体故事挖掘不够,难以引发海外受众情感共鸣;同时,在内容翻译转化时,未能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理念出现‘水土不服’现象,造成理解障碍。”

吴绍勇认为,传统报道、宣讲模式居多,创新性多媒体融合手段运用不足,视频、音频、动画等生动鲜活的呈现形式未能成为常态,难以适应海外尤其是年轻一代受众追求新颖、趣味的信息接收习惯。

基于此,他列出了详尽的建议措施——

多元化拓展传播渠道

加大对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投入,培养专业运营团队,根据不同平台特点(如推特的短资讯、小红书、TikTok、优兔的长视频)定制内容策略,精准推送。例如,策划系列短视频专题,展示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点滴,在 TikTok、小红书等平台吸引全球年轻用户关注互动。拓展海外宣传渠道,用多样化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青岛风情,将新媒体渠道影响力转化为意见引领能力,既能有效增强文化软实力,更能将我们“要”对外传播变成国际社会积极介入并主动“为”我传播的动力。

与海外知名媒体、文化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报道、节目互换、联合制作等形式,借助对方成熟渠道渗透传播。以市南区为例,目前,市南区与中国日报、国际在线等平台积极搭建联系,建立并运营机构帐号脸书:Splendid Shinan,粉丝达到6万,粉丝超1万的TikTok个人账号20个,同时加强与美国新资讯、美国新周刊、华尔街时报等海外媒体平台合作刊发稿件,在海外有影响的媒体和新媒体上发出市南声音。

优化传播内容精准度

构建中外联合调研机制,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群体受众需求与兴趣关注点,以海外受众视角选材,讲述中国故事。比如聚焦青岛特有的历史建筑群里院拍摄的短视频《捉迷藏》,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青岛历史城区全貌,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以TikTok 短视频平台为主阵地,在11个高质量原创TikTok账号以及Facebook、X(Twitter)、Instagram 三大平台官方账号进行联动传播,账号覆盖美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实现海外播放总覆盖超200万人次,互动量超过2.55万人次。

依托青岛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立足城区形象塑造和推介,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持续做好海外传播,展示更丰富、更活力、更时尚、更高效的青岛,营造良好的海外传播氛围。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节气、节日等重要主题,定期组织外国友人在市南区体验特色活动,拍摄宣传视频,营造了良好的海外传播氛围。强化翻译团队建设,吸纳精通中外文化的专业人才,打磨翻译细节,巧用 “转译” 技巧,将中国文化内涵用国际通用、易懂的表述呈现,如把 “工匠精神” 译为 “craftsmanship spirit” 并辅以案例阐释。

创新传播形式

大力推动多媒体融合传播,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利用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让海外受众足不出户 “游览” 中国名胜古迹、参与传统节日庆典,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鼓励国内外民间力量参与,挖掘网红、自媒体达人等群体潜力,发挥他们贴近生活、创意无限的优势,创作如美食探店、街头时尚秀等接地气作品,展现中国当下潮流风貌,形成全民海外传播矩阵。邀请专家学者将严谨的学术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短视频语言,采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将复杂的文化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和情境中,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创新传播方式、引发情感共鸣和加强合作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此外,可以考虑举办多媒体融合传播青岛国际峰会论坛,增加国际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发出中国声音、传播山东文化、了解青岛风貌。”吴绍勇认为,当前,新媒体融合趋势下,应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国际视野和专业度,通过在青岛举办国际论坛等机会,促进交流互鉴。

“同时,建议制定青岛市鼓励和规范新媒体融合发展条例,从政策、人员编制、组织上加强鼓励、监管、引导,确保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他说,增加授权民间新社会阶层、爱国人士Facebook、X(Twitter)账号为国家发声。发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