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蝉效应?| 趣味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5-02-10 16:30分类: 无 浏览:105评论:0
导读:最近,寒蝉效应成为一个热词。这源自前不久习总书记在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提到,中美双方要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架桥铺路,也要排除干扰和障碍,不要人为制造“寒蝉效应”。那么,什么是寒蝉...
最近,寒蝉效应成为一个热词。这源自前不久习总书记在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提到,中美双方要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架桥铺路,也要排除干扰和障碍,不要人为制造“寒蝉效应”。
那么,什么是寒蝉效应?现实中有哪些具体的例子?本期咱们就来聊聊寒蝉效应。
什么是寒蝉效应?
其实,寒蝉效应字面意思是蝉在寒冷天气一般都是噤声的。如果仔细回忆一下,会发现我们经常在夏天听到阵阵蝉鸣,冬天恐怕没人听到过蝉鸣吧。
1950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小威廉 布伦南将寒蝉效应引入到司法判决中,寒蝉效应特指对言论自由的阻吓作用。特别是在讨论一些问题时,人们会因为害怕遭受刑罚或者承担赔偿,而选择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现实中有哪些例子?
在古代,周厉王因为使用严刑峻法以阻止人们对苛政的抱怨,使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却不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最终导致西周覆灭。
当代这种例子也很多,比如老师因批评学生而遭投诉,最后导致很多老师不得不选择对学生听之任之。
再比如因扶助别人而遭索赔,使得更多的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选择观望而不是果断出手。
其实在国与国交往过程中,寒蝉效应也是非常明显。正因如此,避免干扰正常交流甚至污名化,更有利于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图片来源:网络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有收获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分享!我们下周同一时间继续分享干货,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您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了不错过重要消息,大家记得开启新消息提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