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思集团的AI新“招”:从熬夜筛简历到AI面试官精准锁才,人效提升50%
发布时间:2025-04-27 21:01分类: 教育
浏览:166评论:0
导读:创立于2004年的慕思集团,始终以“让人们睡得更好”为使命,从一张床垫起步,逐步发展为提供健康睡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其线下门店超5700家,覆盖14个国家,...

创立于2004年的慕思集团,始终以“让人们睡得更好”为使命,从一张床垫起步,逐步发展为提供健康睡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
截至目前,其线下门店超5700家,覆盖14个国家,连续三年稳居中国寝具行业品牌价值榜首。
然而,随着业务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人力资源团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集团控制人效,但工作量翻倍;出海战略急需专业化团队,可人才标准难统一;HR困在事务性工作中,战略价值难以释放……慕思集团人力资源部门面临的痛点,正是当下无数企业的缩影。尤其在校招场景中,矛盾尤为突出:几十位HR奔赴全国高校宣讲,通宵处理简历、安排面试,即便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效率与精准度却难以兼得。临时组建的校招团队存在对细分岗位标准理解不一的情况,会将不匹配的候选人推进复试,导致资源浪费与业务部门质疑。如何改变传统招聘中“盲人摸象”的问题?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力资源业务?从北森闪面再到北森AI面试官,慕思集团与北森一路携手,共寻人力资源管理降本增效的答案,并推动组织向更高处生长。
慕思集团引入AI面试官系统,率先在校招场景中试水。这场变革,从一场“10秒 VS 5分钟”的效率对比开始。以往,2名HR需在2天内处理近200份简历,初面130人。按每人5分钟计算,2名HR分头行动,需高强度面试持续5小时。而现在,HR批量发起面试邀约仅需10秒,AI面试官可自动完成初面并生成面试报告。不仅如此,系统内置的胜任力模型,覆盖职业形象、专业能力、岗位适配度等维度,并能模拟真人面试官进行智能追问,深度挖掘候选人特质。慕思集团人力资源部数据显示,应用AI面试官后,校招HR投入减半,团队人效直接提升50%,释放出的人力迅速转向人才战略规划与业务协同。更重要的是,AI的“科学统一筛选”规避了人为偏差,首轮淘汰率较往年有所提高,无效面试大幅减少。
效率提升只是第一步,慕思集团的深层目标是通过AI实现人才标准的“穿透式管理”。过去,校招岗位细分多元,从研发到营销,从国内到海外,临时的校招项目团队会存在对岗位需求理解模糊,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导致业务面试官会抱怨:“HR推荐的候选人,为什么不符合预期?”慕思集团基于自身管培生培养体系,将岗位胜任力模型与AI面试官系统深度融合。定制化测评考察专业能力,智能追问评估逻辑思维,意向性问题过滤与企业文化不匹配者。例如,针对海外市场岗位,AI会重点考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外语水平;而研发岗则聚焦创新思维与技术实践经历。“系统设定了明确的‘分数线’,达标者自动进入复试,未达标者秒级淘汰。”HR强调,AI面试官与招聘系统联动,不仅统一了选拔标尺,更让HR从“凭感觉经验推荐”转向“用数据说话”,在压缩复面时间、降低招聘成本的同时,候选人复试通过率也较往年提升。业务部门反馈,“这些‘精准推送’的年轻人,上手速度远超预期。”
赋能:
业务面试官3秒读懂候选人,
HR与业务成“盟友"
对于业务面试官而言,AI的价值远不止于初筛。以往,复试前HR需耗费大量时间整合评估意见,而业务面试官仍会抛出“灵魂拷问”:“几位候选人的优势是什么?弱点在哪?为什么选他?”报告以可视化图表呈现候选人画像:优势标签、风险提示、能力冰山图……甚至细化到“抗压能力得分85分,曾主导校园项目并克服资源短缺”。业务部门对此赞不绝口:“以前需要一个个看简历,现在3秒就能抓住核心。面试时直击要点,效率与精准度双赢!”更让HR团队欣喜的是,业务部门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实现了双方的协同共赢。
从熬夜筛简历到AI精准锁才,慕思集团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一个真理:技术的本质是服务于人。当AI面试官成为HR的“超级助手”,当冰冷的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人才洞察,这家企业正以创新之力,让人力资源管理回归本质——释放人的潜力。在这场效率与人才质量的革命中,慕思不仅找到了降本增效的答案,更描绘出一幅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未来图景。正如一位管理者所言:“让人才与组织共同进化,才是AI赋予我们的终极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