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企业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2023-2024上半年全国高速服务区出行热度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5-04-26 05:50分类: 时事 浏览:37评论:0


导读:4月,中国公路学会服务区工作委员会联合高德地图、《中国公路》杂志社发布了《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对比分析报告(2023~2024年1~6月)》,通过6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横向对比...

4月,中国公路学会服务区工作委员会联合高德地图、《中国公路》杂志社发布了《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出行热度对比分析报告(2023~2024年1~6月)》,通过6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横向对比同期数据,综合分析了前十、前百热度服务区的排名变化,以及我国高速服务区的区域结构特征、出行需求、出行趋势等,并对高质量运营服务提出了建议。

报告的数据覆盖了全国32个省份(除台湾省、澳门特别行政区)已经开通运营的820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含加水站、加气站、单一加油站、观景台、单一停车场、休息区,含停车区)。在这些被调服务区中——

1. G2京沪高速江苏省苏州段阳澄湖服务区得分57.17%
2. G1京哈高速河北省秦皇岛段山海关服务区得分54.64%
3. G1京哈高速辽宁省葫芦岛段兴城服务区得分54.07%

报告公布了出行热度前1000名的服务区,可在文后扫码获取“分析报告”全文。

基于大数据的调查概况








报告中,东、中、西部的服务区数量分别为2351个、2201个和3653个,与2023年同期相比,总计增加513个。其中,西部地区绝对数量增加最多,达到272个,东部地区绝对数量增加最少,为93个。

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西部各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规模的绝对值和增幅普遍都相对较高。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67%的省份共有10个,西部省份占据6个,分别为宁夏(51.02%)、黑龙江(14.61%)、云南(12.40%)、甘肃(10.59%)、四川(8.90%)、广西(8.70%)。

究其原因为,东部和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形,增长趋缓,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仍保持较快建设速度。但从未来一段时间看,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峰期已接近尾声,包括西部在内的各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规模的增长都将逐渐趋缓。

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分布密度平均为每万平方公里8.51个,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平均为每万平方公里21.85个、13.03个、5.32个,空间分布密度比约为4.1:2.44:1,由东到西呈阶梯状减少。

从人口分布密度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分布密度平均为每百万人口拥有5.85个服务区,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平均为每百万人口拥有3.99个、5.05个、9.64个,人口空间密度比约为0.41:0.52:1。由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单位人口拥有的服务区数量相对较高。

综合考虑面积和人口两个因素,我国东、中、西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密度比为1.68:1.27:1,可见地域面积较人口规模相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密度的影响更为明显

出行热度排名前十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中,东、中、西部占比分别为70%、20%、10%;出行热度排名前百的服务区中,东、中、西部占比分别为51%、30%、19%。

报告从6个维度的权重评价指标,计算数据,展开分析。依据分析,服务区运营和出行现状特点鲜明,表现为:全国每百万人平均拥有5.85个服务区;西部服务区增幅较高、东中部趋缓;广大出行者出行东部服务区的意愿明显高于西部;这两年来出行意愿多的热点服务区变化不大、相对稳定

1

从日均驾车规划热度来看

半年内53.46%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有意愿驾车进入的热度小于100,其中又以50以内为主,占所有服务区的36.25%。而半年内有意愿驾车进入的热度超过50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仅占10.87%。

2

从人均驾车规划频次来看

2024年上半年内出行者有意愿进入某一特定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平均次数仍以2次以内为主,占比达76.54%,超过2次的占23.46%,这一数值较2023年同期(5.75%)相比显著提高至17.71%。其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次的省份有17个,东、中、西部省份占比分别为41.18%、35.29%、23.53%,与2023年同期相比,该指标的东、中、西部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

从日均驾车出行活跃度来看

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日均驾车活跃度均值为1937,高于和低于这一平均水平的省份均为16个,其中高于3000的6个省份分别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湖南,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邻近省份。与2023年同期相比,各省份位次比较稳定。但是,北京由2023年的低于全国平均值变为2024年第13。

由此可见,广大出行者有意愿进入的服务区仍然是交通区位、经济区位、周边资源禀赋、自身功能配置等具有优势的服务区,且对东部地区的意愿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省份。

4

从驶入率来看

2024年上半年与2023年同期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的驶入率主要集中于20%以内区间,累计占比63.01%,而2023年同期,驶入率主要集中于10%~25%的区间,累计占比59.01%。全国驶入率低于10%的服务区增加了超过8个百分点,高于25%的服务区降低了超过5个百分点。

由数据可见,广大出行者压缩了非刚性需求,长途出行的比例有所降低,短途出行的比例升高

5

从全天拥堵延时指数来看

2024年1月~6月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全天拥堵延时指数的平均值为1.06,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省份为11个。与2023年1月~6月数据对比,2024年同期已经没有了西部省份。

6

从累计拥堵时长来看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拥堵时长主要集中于10小时之内,占比74.99%,其中完全不存在拥堵的服务区有3528个,占比43.00%。在东、中、西部各区域内,58.34%的东部地区省份累计拥堵时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香港、上海、北京的累计拥堵时间超过100小时,而西部地区91.67%的省份累计拥堵时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条建议








1

适时调整和主动适应经济增速放缓

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应避免同质化一窝蜂打造综合商业体和不考虑流量基础的盲目扩大投资,将管理的着力点侧重于业态的打造,从而使服务区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更为亲民

2

加强大数据分析把握出行者需求

通过对出行者出行轨迹、定位数据、迁徙数据、停留时间、服务选择、消费选择等诸多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出行者进行精准画像,从而有的放矢地为服务区运营管理提供出行时点、出行热度、设备使用、服务偏好、消费爱好等一系列的参考依据

3

以热点存量为基础开辟热点增量

在对热度前百服务区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新疆、云南和其余15个进入热度前百的服务区之间在地域空间上已经形成了低热度区域,该区域由我国东北贯穿至西南,涉及12个省份。由于广大出行者出行意愿选择的相对稳定,以及消费市场波动对人们出行需求的影响,低热度区域的服务区运营管理单位,应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效益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文/房一多 石琼  马健  谢博识  赵湜

制图/李婧婷

~欢迎您点击“在看”“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有价值的交通行业资讯~

往期回顾

01

| 从“人工”到“智能”:“云信”破局城市红绿灯调控

02

高德地图《2025春运出行预测报告》:错峰出行成新常态

03

| 1月21日!邀您共同见证 | 高德地图&中控信息 “云信”信控新品发布

04

| 高德地图顺利通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验收工作

05

| 高德地图:全方位构筑公路出行安全防线




时事排行